這次的金融風暴大家應該依然記憶猶新,目前大多數學者把這次的危機歸因為「忽視風險概念及過度槓桿操作」所致,像是有很多受害者可能連「連動債」是什麼都搞不清楚,相關買賣條款及合約內容也都沒有看就投資一堆錢進去,只要聽到有利可圖可以輕鬆賺大錢就忽略了該有的警覺心及風險感。

 

在化妝保養品市場也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像是前幾年流行化妝品DIY

就一大堆人跑到化工行買原料在家裏做起保養品,在不了解成份的特性、自己的膚質及相關的風險前就把產品用在臉上,於是就產生了不少因為誤用或錯用造成過敏及敏感的案例

 

像是很多人在選購保養品前都只看到廣告宣稱的特點,就以為這些產品真的有這麼神奇常常都會滿懷希望躍躍欲試,好像簡簡單單、輕輕鬆鬆就可以消除黑眼圈、眼袋、皺紋及毛孔粗大,甚至連塑身、瘦臉、消除妊娠紋及疤痕都可以像變魔術般的消失,卻不知道現在實在有太多廣編稿把保養品功效「神話」。

 

 

化妝保養品的角色是在輔助醫藥治療(Adjunctive therapy),以產品定位來說連藥品都難以達到的效果化妝品要能達到真的不太可能,如果產品真的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那這樣的化妝品可能已不屬於化妝品

 

此外像是一窩蜂的流行也常常只報喜不報憂

 

像是流行玻尿酸的時候,如果在冬天還是猛擦沒有適當搭配保濕乳液()的話反而會越用越乾。


像是流行維他命
C的時候,如果不知道純的維他命C是強酸性,就這樣不明就裡的使用在敏感性肌膚上就有可能造成皮膚越來越敏感


像是流行酒粕的時候,
大家根本都不清楚酒粕裏有什麼就去搶來敷,結果如果對酒精敏感或對蛋白過敏的人用了反而有害無益


像是這幾年流行的有機天然樂活化妝品
其中有很多產品宣稱不含化學成份純天然草本無添加

但現實上產品要不含化學成份根本是不可能,連「水」本身就是化學成份了更遑論是其中添加的一堆「植物萃取成份」。


像是奈米碳球、奈米金屬、生長因子及細胞激素
...等等

這些長期用在皮膚上的的安全性都還不太清楚,就不少廠商拿來用在產品中一堆人用在皮膚上,有時候想想真的會讓我有點心驚膽跳坐立不安

 

凡事都有風險只是程度高低的問題

這點不只在生活上、理財上要知道,選購化妝保養品時也是應該要注意,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只有優點而沒有缺點的

 

在投資學上大家應該聽過 ..
       「當大家一窩蜂搶進的時候反而是應該退場的時機」


在選購化妝保養品時則是

「當產品看起來聽起來好像都是完美無缺的時候,不要被沖昏頭好好理性思考這樣就可以降低很多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iz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